笠翁对韵中的典故(四支) 为了方便参考,使用以下标记:入声字,平声字和仄声字。 泉对石,干对枝 泉 对 石 , 干 对 枝 干(gàn):树干。 吹竹对弹丝 吹 竹 对 弹 丝 竹:指吹奏的管乐器,多用竹子制作,比如箫。 丝:指弹奏的弦乐器,比如琴瑟。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刘禹锡《陋室铭》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唐〕杜甫《赠花卿》 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 山 亭 对 水 榭 , 鹦 鹉 对 鸬 鹚 鸬鹚杓,鹦鹉杯。——〔唐〕李白《襄阳歌》 五色笔,十香词 五 色 笔 , 十 香 词 五色笔:指"江郎才尽"的故事。南朝江淹,自小写得一手好文章,人称江郎。江郎吟诗写文时文思泉涌,常有奇言佳句出现,渐渐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学家。有一次,江淹在凉亭午休,梦到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笔放在你那里多年了,现在应该还给我了吧。“江郎随即向怀中一摸,竟真的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就把笔归还郭璞。经过这个奇特的梦境以后,江郎写起诗文来,就再也没有名言佳句了。称为"江郎才尽”。 十香词:辽道宗时期,耶律乙辛以《十香词》为证据,诬告皇后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通奸。辽道宗听信耶律乙辛的谗言,而赐死皇后、凌迟赵惟一,史称十香词冤案。 泼墨对传卮 泼 墨 对 传 卮 泼墨为中国画创作的一种技法,引申为用毛笔作画。 卮(zhī):盛酒的容器。传卮,传递酒卮,比喻多人喝酒。 神奇韩幹画,雄浑李陵诗 神 奇 韩 幹 画 , 雄 浑 李 陵 诗 韩幹,唐代画家,善于画马。比如《照夜白图》,画的是唐玄宗的心爱之马"照夜白”。 ( ☝ 照夜白图 ) 此画现存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李陵,李广之孙,因出战匈奴失败被俘。由于情报错误,汉武帝夷灭李陵三族,使得李陵投靠匈奴,并断绝与汉朝关系。同时期苏武被匈奴发配到贝加尔湖守节,当苏武获准归汉时,李陵在匈奴为苏武赠诗送别,送别之诗雄浑豪爽。 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汉书·苏武传》 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 几 处 花 街 新 夺 锦 有 人 香 径 淡 凝 脂 夺锦:武则天到洛阳南边的龙门游玩,命令随从的大臣赋诗。东方虬率先成诗,武则天赐予锦袍。不一会,宋之问也完成了。武则天看了宋之问的诗,觉得更加赞赏,于是命令收回东方虬的锦袍赏给宋之问。后世称为"夺锦之才"。 凝脂:比如白皙光洁的皮肤,好像冻住的油脂一样。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唐〕白居易《长恨歌》 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 万 里 烽 烟 , 战 士 边 头 争 保 塞 一 犁 膏 雨 , 农 夫 村 外 尽 乘 时 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膏雨:滋润万物的细雨。 乘时:抓住时机。 菹对醢,赋对诗 菹 对 醢 , 赋 对 诗 菹(zū)醢(hǎi),都是把人剁成肉酱。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受此刑。 子路欲杀卫君而事不成,身菹于卫东门之上。——《庄子》 点漆对描脂 点 漆 对 描 脂 都指化妆。点漆,将嘴唇点成红色,即点唇的艺术。所谓“点”,就是不将上下唇涂满,而是在下唇中间部位,涂成一个大圆点,以改变原先的唇形。目的是使嘴大的变小,唇厚的变薄,看上去像樱桃一样。所以词牌“点绛唇”又名“点樱桃”。 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南北朝〕江淹《咏美人春游诗》 描脂,在脸上画胭脂。最初人们使用朱砂涂抹嘴唇,但是朱砂附着力差,容易掉色,而且涂抹不均匀。汉代从匈奴传入一种名叫“红蓝”花制作的鲜艳的染料,经过处理得到稠密润滑的脂膏。此花生长于焉支山,于是颜料被写成“胭脂”。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匈奴歌 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 璠 簪 对 珠 履 , 剑 客 对 琴 师 璠(fán)簪(zān):美玉做成的簪子。珠履:用珍珠装饰的鞋。二者都用来卖弄奢侈。 战国时期赵国的使者想到楚国炫耀,出使楚国时,用玳瑁装饰簪子,用珠玉装饰剑鞘,以求见春申君。结果楚国春申君的三千门客都穿着珍珠装饰的鞋子去迎接他,赵使见到后大为羞愧。 赵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春申君舍之於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史记·春申君列传》 沽酒价,买山资 沽 酒 价 , 买 山 资 沽酒价,是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的故事。阮咸经常把一百钱挂在杖头,去酒店独自买酒畅饮。 买山资,是东晋时期两位高僧支遁(字道林)和竺法深的故事。支遁托人向竺法深买山,竺法深回答说:“从没听说过巢父、许由是买了山以后才隐居的。"《世说新语》载:“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 国色对仙姿 国 色 对 仙 姿 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 晚 霞 明 似 锦 春 雨 细 如 丝 柳畔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 柳 畔 长 堤 千 万 树 花 横 野 寺 两 三 枝 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 紫 盖 黄 旗 , 天 象 预 占 江 左 地 青 袍 白 马 , 童 谣 终 应 寿 阳 儿 紫盖黄旗:帝王出行的仪仗,指代帝王的符瑞。 占(zhān):占卜、预测。 江左,即江东,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三国末年,东吴末代皇帝、孙权之孙孙皓在位,有术士曰:“庚子之年,紫盖黄旗,当入于洛”,孙皓以为是晋将要灭亡、自己将入主洛阳的征兆,于是很高兴。然而事实却相反,公元280年,孙皓被俘入洛阳,孙吴灭亡。 陈化以吴国郎中令的身份出使魏国,魏文帝趁着喝酒酣畅的时候,开玩笑似的问他:“吴国和魏国对峙,哪一个能统一天下呢?” 陈化回答说:"《易经》说帝王出于东方,紫盖黄旗,时运实在东南方。” 《吴书》:(陈化)为郎中令使魏,魏文帝因酒酣,嘲问曰:“吴、魏峙立,谁将平一海内者乎?“化对曰:“易称帝出乎震,加闻先哲知命,旧说紫盖黄旗,运在东南。” 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青袍白马:南朝梁武帝末年,在大同,有儿童口头相传的儿歌:“青袍白马寿阳儿”。不久,寿阳的侯景发动叛乱,叛军中尽是青袍白马,童谣得到应验。 终应(yìng):终于应验。 箴对赞,缶对卮 箴 对 赞 , 缶 对 卮 箴(zhēn)和赞都是古代文体,箴的内容以规劝、告诫为主,赞的内容以歌颂、赞扬为主。 缶(fǒu):古代盛酒的容器,《完璧归赵》的故事里,蔺相如请秦王击缶。 卮:上面 中有解释 萤炤对蚕丝 萤 炤 对 蚕 丝 萤炤(zhào):炤,照。萤火虫的尾部发出微光。 蚕丝:桑蚕的口部吐出蚕丝。 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 轻 裾 对 长 袖 , 瑞 草 对 灵 芝 裾(jū):衣服的后襟。轻裾形容人在走动或舞蹈时,衣襟飘扬的样子。 流涕策,断肠诗 流 涕 策 , 断 肠 诗 策:古代文体,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设问与回答。西汉贾谊在写给汉文帝的《治安策》中有"可为痛哭,可为流涕,可为长太息"之句,因而称为流涕策。 断肠诗: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相传其对婚姻不满,故诗词多幽愤哀伤情调,后人辑有《断肠诗集》、《断肠词集》传世。 喉舌对腰肢 喉 舌 对 腰 肢 喉舌:用来歌唱;腰肢:用来舞蹈。 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 云中,地名,汉代北方有云中郡,在今天的山西北部、内蒙一带。西汉名将魏尚,他做云中太守时,匈奴不敢进犯边境。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 禹 庙 千 年 垂 桔 柚 尧 阶 三 尺 覆 茅 茨 杜甫诗《禹庙》: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译文:尧治理天下的时候,住的是没经修整的茅草房,连栎木的椽子都不曾刨光。 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 湘 竹 含 烟 , 腰 下 轻 纱 笼 玳 瑁 海 棠 经 雨 , 脸 边 清 泪 湿 胭 脂 全句的意思是珍贵的轻纱笼罩着腰身,好象烟雾环绕着的竹枝。 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海棠比喻年轻动人的姑娘。“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胭脂,见 点漆对描脂 句 争对让,望对思 争 对 让 , 望 对 思 野葛对山栀 野 葛 对 山 栀 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 仙 风 对 道 骨 , 天 造 对 人 为 专诸剑,博浪椎 专 诸 剑 , 博 浪 椎 两句都指刺客。 专诸,春秋时期刺客。吴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欲杀吴王僚而自立,于是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专诸把匕首藏于鱼腹之中进献(鱼肠剑)给吴王僚,当场成功刺杀吴王僚。 博浪沙,位于今天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经常性的东巡,有一次即将路过博浪沙。张良为了报仇,抓住机会,请到一位大力士,携带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在博浪沙袭击秦始皇,误中副车,谋杀未成。 经纬对干支 经 纬 对 干 支 经纬:空间的刻度;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时间的标记。 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 位 尊 民 物 主 , 德 重 帝 王 师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称东宫三师。名为帝王师,实则官位。 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 望 切 不 妨 人 去 远 心 忙 无 奈 马 行 迟 思念之情再恳切也无法阻止远行人的脚步,行人内心急切,却怎奈马的行动迟缓。 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笔 金 屋 闭 来 , 赋 乞 茂 陵 题 柱 笔 玉 楼 成 后 , 记 须 昌 谷 负 囊 词 金屋:金屋藏娇。茂陵:指茂陵书生司马相如。 汉武帝刘彻年幼时,他的姑母打算把自己的女儿阿娇许给他,就问:“儿欲得妇,阿娇好否?”帝曰:“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陈阿娇与刘彻结婚后,很受宠爱。汉武帝登基后,陈阿娇由太子妃升格为皇后,是为陈皇后。 陈皇后一直没有生育,逐渐失宠,被冷落在长门宫。她听说司马相如很会写文章,就以黄金相求,让相如为她写一篇《长门赋》,抒写她的孤独寂寞之感和对武帝的思念。司马相如曾居住在茂陵,故称他的才思为茂陵题柱笔。 《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昌谷:唐诗人李贺的家乡位于昌谷乡,后人称他李昌谷,诗集称《昌谷集》。 负囊词:传说李贺出行时,常让小童背一锦囊,每得佳句,就记下投入囊中。 玉楼:传说李贺临死时,梦到神人曰:“上帝白玉楼成,命君作记”。召命诗人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不就李贺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