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材料大部分收集自互联网。
为了方便参考,使用以下标记:入声字,平声字和仄声字。
红对白,有对无
“红事”和“白事”相对。
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布谷对提壶
这两个词都是鸟名,同时又有引申的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含义。
“布谷” 指布谷鸟,名字来源于其叫声,同时又在播种时鸣叫,所以被人们称为劝耕之鸟,唐杜甫《洗兵行》: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布谷鸟)
“提壶” 指鹈鹕,名字也来源于叫声。“提壶”理解为“提葫芦”,有劝人进酒之意。

(鹈鹕)
明汤显祖《牡丹亭·劝农》:“提壶叫,布谷喳。行看几日免排衙。”
毛锥对羽扇,天阙对皇都
毛锥:树名。又指毛笔。 羽扇:诸葛亮的经典配饰。
天阙:天上的宫阙,又指皇都。岳飞《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谢蝴蝶,郑鹧鸪
谢蝴蝶:北宋诗人谢逸的别号,曾写过300首咏蝶诗。
郑鹧(zhè)鸪(gū):指唐代诗人郑谷。郑谷《鹧鸪诗》: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蹈海对归湖
蹈海:指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故事。鲁仲连,齐人也。当时,秦昭襄王围困了赵国首都邯郸,魏安釐王急忙派大将晋鄙带兵救援赵国,但是晋鄙屯兵在附近,不敢贸然进攻。魏王同时派辛垣衍秘密潜入邯郸,想说服赵王一起尊秦为帝,以屈辱换和平。在这紧急关头,在赵国游学的鲁仲连出现了。
他对辛垣衍说:秦国只是一个抛弃了仁义礼制而崇尚杀敌斩首之功的国家,以权术驾驭臣下,像奴隶一样役使它的百姓。如果让秦国肆无忌惮地称了帝,然后再进一步以自己的政策号令天下,那么我鲁仲连只有跳东海自杀了,我不能容忍做它的顺民。”
《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鲁连曰:“彼秦,弃礼义,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归湖:指范蠡的故事。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后,范蠡带着西施泛舟五湖中。’
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
杜甫《春夜喜雨》:润物细无声,花重锦官城。
麦饭豆糜终创汉,莼羹胪脍竟归吴
两句都是由食物引出的人物故事。
上半句指难以下咽的饭,汉光武帝刘秀;下半句指家乡的美味,吴人张翰。
麦饭、豆糜皆指农夫野人所吃的饭菜。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在饶阳遇到困难,将军冯异于滹沱河为他烧麦饭,在芜娄亭为他煮粥。刘秀后来终于渡过难关,创建了东汉王朝。
莼羹、鲙鲈(kuài lú):江南的菜品。
张翰,字季鹰,晋朝苏州人。在洛阳担任齐王司马炯的属官,预见到司马炯将要垮台,怕被连累,便想避祸退隐。一年秋天,季鹰在洛阳感受秋风阵阵,回忆起家乡吴地莼菜羹和鲈鱼脍等佳肴美味。于是,他说:“人生一世应当纵情适意。既然故乡如此值得留恋,我又何必定要跑到几千里之外,做这一个受拘束的官儿,去博取什么名位呢?”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到齐王那里辞了官,千里驱车,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就在季鹰辞官回乡不久,齐王司马炯谋反被杀,他手下的人纷纷受到牵连,有好些人还丢掉了性命。只有张季鹰幸免遇难,人们都称赞他有先见之明。
《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后世因此以“脍鲈”比喻思乡归隐。 亦作“思鲈”、“思莼鲈”。
唐郑谷(上面提到的郑鹧鸪)《舟行》: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
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
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
上面提到的谢逸写过《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罗对绮,茗对蔬
罗:素色较薄的丝织品,绮: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
宋朝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茗:茶叶。
柏秀对松枯
中元对上巳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是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
上巳(sì)节:三月上旬的巳日,汉朝以后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逐渐成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并由此派生出上巳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写的一次文人雅士从事禊的活动: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返璧对还珠
返璧:指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还珠,相传古代合浦郡盛产珍珠,许多郡守到任后尽力搜刮,宝珠竟然迁往别处。后来孟尝去做郡守,清廉自奉,宝珠又回来了。
云梦泽,洞庭湖
云梦泽,古代大泽名,在楚,地势低,湖群密布,方九百里,后逐渐干涸,只剩下了洞庭湖。
玉烛对冰壶
冰壶:形容人的纯洁、清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苍头犀角带,绿鬓象牙梳
苍头,头发白了,代指老年男性。犀角带,即犀围,就是绣有犀角的腰带,指品官的腰带。
绿鬓,头发乌黑发亮,代指年轻美貌女子。象牙梳,象牙做的梳子。
松阴白鹤声相应
镜里青鸾影不孤
成语:孤鸾照镜
徐陵《鸳鸯赋》:“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
从前,罽(jì)宾国王得到一只鸾鸟,可惜多年不鸣。夫人说:“曾经听人说,鸾鸟看到同类就会鸣叫,何不让它照镜子试一试。”国王照做了,鸾鸟发现镜子里的影象,高声悲鸣,向天空奋力一飞,就死掉了。
宋范泰《鸾诗序》:昔罽宾王结罝峻卵之山,获一鸾,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则鸣,可不悬镜以照之?”王从其言。鸾观影悲鸣,冲霄一奋而绝。
竹户半开,对牖不知人在否?
柴门深闭,停车还有客来无?
宾对主,婢对奴
宝鸭对金凫
这里宝鸭和金凫(fú)都是指古代用来焚香的器具。

(宝鸭香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金凫)
升堂对入室
堂,室外的大堂,所谓:“登堂入室”。
《论语·先进篇》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孔子的其他学生因此而不尊重子路。孔子说:“仲由的学问啊,已经具备规模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鼓瑟对投壶
鼓瑟,鼓在这里是动词,意即弹奏瑟这种乐器。
曹操《短歌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这里的“射”就是投壶游戏。

(投壶)
觇合璧,颂联珠
觇(chān),意思是指察看。
汉朝沿袭秦时历法《颛顼历》,但是旧的历法和天象已经出现明显的误差。比如历法上的晦日(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比如大年三十)和朔日(指每月的第一天,比如大年初一),应该看不到月亮。而历法上的晦日和朔日,却能看到月亮。其他的日子(比如弦、望、满、亏)都和月亮实际的状态不符。
《汉书·律历志上》:用《颛顼历》,……,而朔晦月见,弦望满亏,多非是。

(月相里的弦、望、满、亏)
汉武帝元封七年,司马迁等人说:“旧的历法已经不能再用,应该编写新的历法。 ”汉武帝命令司马迁等人着手编造新的历法,命名为《太初历》。于是在全国选拔二十多人以提出新的方案。最终,邓平、落下闳编写新的历法,和天象最为接近,误差最小,被形容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所以汉武帝采用了邓平的方案,同时改元为“太初”。
《汉书·律历志上》:至武帝元封七年,汉兴百二岁矣,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历纪坏废,宜改正朔”。……遂诏卿、遂、迁与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以造《汉太初历》。乃选治历邓平及长乐司马可、酒泉候宜君、侍郎尊及与民间治历者,凡二十余人,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闳与焉。……乃诏迁用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律历,罢废尤疏远者十七家,复使校历律昏明。宦者淳于陵渠复覆《太初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陵渠奏状,遂用邓平历,以平为太史丞。
汉初历法以冬天第一个月为正月,汉武帝元封七年五月(就是春天第二个月)改元,同时改用新的历法《太初历》。以每年春天的第一个月为正月。当月作为太初元年二月,所以元封七年只有四个月。
联珠,指五星联珠,又叫五星聚,指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同时见于天空的一方。
《汉书·天文志》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
古人秉持“天人合一”的观念,于是这种罕见的天象在古人心中被认为预示人类社会也将发生重大的事件。比如汉朝初年发生的这一次,被后世与刘邦入秦联系起来,用来赞颂刘邦的功德。
《汉书·高帝纪》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
唐·王珪《咏汉高祖》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
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有成语:珠联璧合。指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提瓮对当垆
提瓮,指手提瓦罐。是汉朝人鲍宣之妻桓少君的故事。
勃海人鲍宣之妻,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在少君的父亲那里学习,父亲认为他清苦,所以把女儿嫁给他,嫁妆及资财很多。鲍宣不高兴,对妻子说:“少君生于富家,有骄气,习惯于美丽的打扮,可我实在贫贱,不敢当这样的礼物。”少君说:“家父认为先生修德守约,所以使我来服侍您。既然嫁给了你,那就一切听从你的安排。”鲍宣笑道:“能这样,符合我的心意。”于是少君便全部退还侍女、衣服、装饰,换上短布衣裳,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乡里。向婆婆行礼之后,提着瓮子打水。少君行为符合妇道,乡里之人都称赞她。
《后汉书·列女传》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甕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当垆(lú),是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是西汉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的故事。
司马相如和富家女卓文君私自结婚,婚后发现司马相如家徒四壁,无以谋生。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文君站在垆前卖酒。
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仰高红日近,望远白云孤
上半句是东晋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为太子时的故事。字面意思指抬头看到红日离自己近,暗指看到自己的父皇司马睿。
东晋衣冠南渡偏安建康,司马睿是为晋元帝。太子司马绍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旧都洛阳的情况,彼时已为外族所侵,听完后不禁伤心落泪。司马绍问父亲因为什么事情伤心。元帝就把晋王室东渡江南的事情告诉了他,并问司马绍:“如果把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以这种方法可以知道太阳远。”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宴饮,在宴席上把司马绍这个说法告诉了大家,并且再重新问他一遍,不料司马绍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司马绍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这里指抬起头就能看到皇帝,以皇帝比做红日)
原文:《世说新语·夙惠》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下半句: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歆向秘书窥二酉
歆向: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曾经多年整理皇家图书,对先秦典籍的整理、流传起了很大作用。
二酉:湖南的大、小酉山,二山皆有洞穴。传说秦时曾有人于此读书,留书千卷于山中。后即以“二酉”称丰富的藏书。
窥二酉,意思是读了许多古代的秘密藏书。
机云芳誉动三吴
机云:西晋初年陆机、陆云兄弟,都是著名的文学家。是三国吴相陆逊之孙。
三吴泛指江南苏南、浙北的吴地,是陆氏的故乡。这句指陆氏兄弟的文学和品行享誉家乡。
祖饯三杯,老去常斟花下酒
祖饯,古人出行,先要祭祀路神。当年饮饯行三杯酒的情景似在眼前,现在却已经在鲜花丛中喝着酒渐渐老去。
荒田五亩,归来独荷月中锄
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君对父,魏对吴
北岳对西湖
菜蔬对茶荈,苣藤对菖蒲
荈(chuǎn),采摘时间较晚的茶。
苣(jù)藤,即是胡麻,相当于中国的芝麻。
菖(chāng)蒲(pú),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
梅花数,竹叶符
梅花数,古代占卜术。相传为宋人邵雍所作。
竹叶符,汉代分与郡国守相的信符,右留京师,左留郡国,以竹箭五枚刻字制成。凡发兵用铜虎符,其余征调用竹使符。
廷议对山呼
廷议:古时大臣在朝廷之上、皇帝面前论辨国事、发表议论称廷议。
山呼:又叫嵩呼。为臣民祝颂天子之辞:“山呼万岁”。
两都班固赋
《两都赋》是班固创作的大赋。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的主要作者。
八阵孔明图
八阵图是诸葛亮设计演练并应用于实战的一种阵法。诸葛亮曾在鱼腹浦用八阵图击退陆逊的追兵。
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田庆紫荆堂下茂
田真、田庆、田广三兄弟商议分居,准备把堂前一棵紫荆树也截为三段,第二天树就枯死了,兄弟大惊,说:树木同株,听说将分就死掉了,难道人还不如树吗?决定不再分居,紫荆树又活了。
《续齐谐记》: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均,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翌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愕,谓诸弟曰:“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故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遂和睦如初。
王裒青柏墓前枯
王裒(póu),其父王仪因仗义执言被斩,王裒扶着父亲墓前的柏树痛哭,柏树当时就枯死了。
《晋书》 王裒,字伟元……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曰:「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曰:「责在元帅。」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裒……痛父非命……不臣朝廷也……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出塞中郎,羝有乳时归汉室
指苏武,被匈奴流放至北海牧羊,匈奴扣留苏武时说,等公羊产奶时才放苏武回归汉室。
《汉书·苏武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质秦太子,马生角日返燕都
在秦国当人质的太子,指燕国太子丹。曾向秦王恳请回国,秦王说,“等到乌鸦白头、马生角的时候,一定放你回去。”